第十六回 學校教育重品德,四育兼修尚人格
詩曰:
修身培德非文憑。
淨化校風輕利功。
家庭學校雙負責。
百年大計出精英。
濟佛曰:
學校教育是百年樹人大業,是修身啟智的起點,也是人生航向的定點。為學的成敗,除了家庭教育的影響外,學校修身教育的啟迪、授業、解惑,都是健全人格發展的關鍵所在,故而,有謂「學童是未來的主人翁」「是國家的棟樑」。然觀今世道學子,仍多迷惑與傍恐,尤在紅塵的染缸下,大多棄古德聖訓,遠四維八德,致以人性趨暴,衝動無知,極易涉入犯罪歧途險境。所以,當務之急乃引導莘莘學子步向康莊大道,修身培德,才能成為真正知書達禮的精英。今夜「光明人生」第二階段,就來探討今日學校修身教育的病態與認知,以作為淨化學風之導。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出發訪道去。
劉生曰:
真高興又能與恩師同遊著書,弟子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方才提到時下學子心性趨暴,難怪青少年犯罪事件顯著日增,真令人擔憂,不知學校教育的病態出在那裡?
濟佛曰:
重知識不重道德,重功利不重精神,重接受不重思維,重個人不重利他,四大病態構成也。
劉生曰:
那又該如何來治療呢?
濟佛曰:
預防重於治療,非是頭痛才醫頭,腳癢才來除臭。預防之道要從「心」處下手,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慈愛代替呵罵,以關懷代替放縱,以感化代替隔閡 ,四大對症即可化暗為明也。
劉生曰:
時下學子都是家中寶,教育真難拿捏得準,太鬆太緊都不是辦法,恩師這方「治痛單」仍不離宗教慈悲教化,這麼說來「學佛的孩子不會學壞」該不是句口號罷了?
濟佛曰:
當非口號,「人性本善」,只因受後天環境影響及學習上的疏失造成,唯有以心治心,教之以禮、導之以善、循之以德,才能春風化雨。前方目的地已到,劉生先下蓮台再說。
劉生曰:
好的。哇!這棟歐化式別墅還真不賴,現在人真有福享受,好生令人羡慕,看來弟子這輩子不敢奢望了。恩師,這是那裡?
濟佛曰:
這是大台北天母地區,人間凡境不必流連,再怎麼豪華美觀終將幻滅,只要妳盡心修持性靈,天上仙境豈不更遙美好。快隨為師進去吧!
劉生日:
感謝恩師洗我俗性,弟子但能不負天恩師德。(劉生不敢稍慢,隨濟佛後而入廳內,此刻有一對夫婦正在閒話家常,又上了二樓進入書房,這書房相當寬敞,佈置高雅舒適,一位學生模樣的男孩坐在桌前,正在托著腮沈思。)恩師,訪這位學生嗎?
濟佛曰:
是也!待為師想辦法調其靈出來。(此刻但見這位學生緩緩低頭,不一會便臥在桌上了。)
劉生曰:
嘿!小弟!真羨慕你有那麼好的讀書環境,你唸那所學校?
周同學曰:
什麼小弟?我已唸高一有自主權了,你是誰?怎可隨便窺竊我的私生活?
劉生曰:
不是窺竊,我們是奉旨著書來訪,能否談談你讀書的心得?
周同學曰:
唉!又是說讀書的事,真煩人。我每天為了讀書,被父母逼得快瘋了。今天好不容易不用去補課,也没有機會開溜,快愁死人了。
劉生曰:
天下父母心都望子成龍,你該體會父母的用心,何必鬧情緒,再者,唸書也是你做學生的本份呀!
周同學曰:
哼!你不知道,我是家中獨子,父母為了面子問題,拿錢去請「高明老師」來監督我唸書,深怕將來考不上有名大學,配不上家中的地位財勢、名門背景而丟人現眼,真是不甘心,自己成了俎上肉,在家要裝乖,在校要擺氣派,到補習班也要假認真,這種的生活壓力,簡直像一具行屍走肉者,任人擺佈,被人利用,要應付考試、應付家人,我恨這個標榜升學主義的時代,為了升學而盲唸瞎讀,令人感到悲哀,這就是我的讀書心得。
劉生曰:
你應感到幸福快樂才對,記得小時候我想升學,父母還不讓我唸呢!。
周同學曰:
你不了解有錢人子弟的升學壓力有多大,處處拿我的文憑去比較,學校也注重升學面子,互相炫耀成績以表彰校譽,完全缺乏德智的啟發。我在班上是「異類族」,同學都用有色眼光看我,說我沒主見、没人格,說我死丫子,有時我覺得人生好乏味,很想逃學離開這個家,學習自我獨立精神。唉!有苦難言,不知如何是好?我感到前途一片茫然,我過的是失去自尊的日子。
濟佛曰:
周信士,你頗具善根福報,小小年紀應充滿積極的人生觀,認真努力,回報雙親培育之恩,以溫和的心性充實內涵,以修身培德轉化成長的喜悅,用信心克服心魔障礙,以書香去那銅臭,將來自然成得了氣候,前途一片光明。老納希你莫負眾望,依此而行。劉生準備另訪下個目標去吧!(此刻濟佛將周同學原靈歸畢。)
劉生曰:
好的。弟子已坐上蓮台,請恩師帶路。恩師,人心看來真難滿足,有書唸也說苦,書唸多了也嫌苦。看來不知如何才能安下這份心?
濟佛曰:
現在家庭子女少,父母在重質不重量的前提下,視子女如明珠在掌,若呵護過度,子女難免失去「免疫力」而產生代溝現象;倘使學校教育偏失,也會讓學子產生苦惱與衝擊。教育英才,唯在四育兼修並進之下,才能圓滿。(話間蓮台停在一處校園內廣場。)劉生快下蓮台,隨為師來。
劉生曰:
恩師,這些夜校生不上課,群集校園走廊議論紛紛,到底發生什麼事呢?
發生學生群毆暴力事件,因校方訓誠懲罰而引起學生不滿,各個没心情上課,群體激動,紛紛討論要如何對抗,有些提議靜坐罷課,有些則要學運罷課,有些更要求報復行動,各懷鬼胎,儼如一場政治風暴,使一向單純平靜的校園染上血腥暴戾,充滿功利氣息,由此顯示學校修身教育的重要性。
劉生曰:
原來如此。這場抗爭活動,看來須要適時的勸導、溝通,才能化解學子心中的結。
濟佛曰:
如此只知道衝動、抱怨、漫罵、排斥、對抗、對現實不滿就形成強烈反應的學潮,是不合實際的。唯有捐棄自以為是的觀念,冷靜思考,才能減少不幸事件的發生,建立守法的校園制度。今夜著書時間已到,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回 堂去!
劉生曰:
好的。弟子已坐上蓮台,請恩師帶引回程。恩師,青年學子若缺乏正導, 極易走偏造事而步上犯罪之途,弟子深覺年輕人之所以觸法犯規,大都因心智未熟涉世未深所致,苦因此而走上絕路,那真是可惜大好青春時光,恩師認為要如何引導學子走向光明的人生路呢?
濟佛曰:
青年學子如何走向光明之路,不外乎對自己要有信心,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端己心志,崇禮尚義,早覺早悟,經得起時代考驗,進而貢獻心力為社會、國家謀群眾福祉,如此「誠於內,形於外」,奠定良好的修身德業基礎,自然成功在望,前途光明也。行善堂已到,劉生下蓮台,魂魄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