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鴻福為清福*劉發泉
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都會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個人持續拜了三十年,非常誠心。
有一夜,他又在拜天,感動了一位天神。天神於是現身,站在他面前,通身光明;還好,他沒有被嚇到。這位天神對他說:
「你天天夜裡拜天,很誠懇,你到底要求什麼?快講,我馬上要走!」
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
「我什麼都不求,只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
這位天神聽了,說:
「哎呦,你求的這個,乃是上界神仙之福!你若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得大、財發得多,我都可以答應你,但上界神仙之清福,我實在沒法子給你。」
附註:紅塵裡的人生,最高享受,不外是功名富貴,一般叫做享「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無法享「清福」。
「鴻福」很有可能只是一種痴福;「鴻福」之福,更多的時候只是滿足了面子上的虛榮,是享給別人看的。民國時,上海大亨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麵」難吃——人面、情面、場面;所謂過得好、有福,無非如此。而「清福」卻是一種智慧,是通過對外物與自心的觀察、思維與調整之後,形成的一種符合中道的和諧心態。「鴻福」之盛,莫過於帝王之福,而清朝順治皇帝卻選擇了棄帝位、著僧袍的生活,正是因為他深切地認識到了「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清福」之難得,在於「清福」是樸素之福、閒適之福、淡雅之福、簡單之福;而「鴻福」則正好相反,是奢華之福、繁忙之福、喧鬧之福、複雜之福。世間有多少人享得起前半生的「鴻福」,卻享不了後半生的「清福」。為什麼?因為世人往往沈迷於世事,「非名不是福,惟錢才是道」,爭名奪利久了,日熏月浸,深陷難拔,到了享「清閒」福的時候,卻不知其貴,反爲所累了。因為這種難得的「清閒」,讓他感覺好像被社會上的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他會不停地想:「唉呀!沒有一個人遞一張名片來看我;唉呀!都請帖來給我;唉呀!也沒有人打個電話問候我。」於是,他就會覺得自己好悲哀⋯⋯其實,他這是有「清福」不會享。
享受「清閒」,需要一種境界,一種參透事理的心態。「清閒」不同於寂寞,也不是簡單地歇著。「清閒」的「清」有寡欲之意,即是「放下、不執著」,亦是學禪者所謂的「看破、放下、自在」;特別到了老年,「清閒」更有了實際的人生意義。安度晚年,何以能安?自在!如何自在?看破!如何看破?放下!如何放下?知足?如何知足?知天命而不惑也!「清閒」來之不易,請珍惜這一段時光,反省這一生所為,存天道、知事理、惜光陰、淡所欲、知滿足、貴清閒。
修行人享的是「清福」,世間大福報的人享的是「鴻福」。有「鴻福」往往就享不得「清福」;而有「清福」者,也絕對不會將修行的功德轉成世間「鴻福」。何以故?因為「鴻福」的本質是躁動、不安性,且會帶來種種過患;而「清福」卻能使我們安閒自在,或悠然自得漫步於山林間,或者煮茶論道。乃至佛前用功,都是愉悅而無過換的。能夠認清何者為重、何者為輕,才能掌握生命的方向;在此基礎之上,好好地學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