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路明燈-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

暗路明燈-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


關聖帝君降(民國79623)

 

詩曰:

      威靈顯赫傳大千。

      忠肝義膽不愧天。

      孝悌古德流萬芳。

      仁義之風神人欽。

 

關帝曰:

 

       由於時遷移,現今人心忠厚之士,在為人處事方面,似乎常顯吃虧。尤以時勢之變,諸多虛偽刁頑之輩,為鑽營求利,不惜攀權附貴,揮金如土,自以為此豪闊一舉乃識時務之表現,萬不知此失節事大矣!世人不妨細觀靜思,對心存忠厚之士,真的樣樣吃虧到底了嗎?再看看當今工商社會經濟繁榮,智慧之經營者,他們求財之道皆與虛偽刁頑之輩合污否?是以,吾在此勉勵心存忠厚之士-能貫常以忠恕之心來

待人處事,上天所賜必不會令其吃虧也。

 

劉生日:

        恩主所言,如船行黑夜,遇燈塔引照而得以循線登岸。為了能使忠恕、孝悌之節義精神流傳萬世,還望恩主多予開示發揚忠孝節義之法。

 

關帝曰:

       當今之世,聲色形於邪流,浩然正氣全失。吾應運主掌宇宙轉輪之權,主在感昭世人,使聖業能垂世而萬古流傳。忠道前回已述,世人只要堅守崗位 ,則百業忠道之基業已築成。今以孝悌之道來看,忠恕孝悌本為修身之首,而弘揚孝道更是中華文化立國之基。父母恩情似海深,不敬父母敬何人?正如孔夫子所云:『孝之道,貴能養;事親父母出於誠,行於敬。若只知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不同之別,乃人有良知性靈,故而孝道之弘揚當以身作則,力行實踐,方是孝之

本意,亦是行孝之表現。

 

劉生曰:

       請示恩主,又過五關斬六將與忠孝節義有何區別?弟子不解,何以調節義?
 

關帝曰:

       以行善堂來比喻,行善鸞門奉天承運,真理教化,以發揚中華文化道脈為宗旨,兼常舉辦社會救助賑濟貧苦,使困者得以紓解急難,此種結合眾志成城之力,推展文化延續之志節;猶如竹與月,竹直月圓無缺,則為完美無瑕疵之節義精神。又五關乃仁、義、禮、智、信。六將謂之-眼、耳、鼻、舌、身 、意也。鸞門普化宗旨即是結合忠孝節義,仁義禮智信,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染,方能謂忠義之節志。由於時遷勢移,忠孝節義世人大多不屑一顧,認為不符社會潮流,故而,引導入鸞效聖之門生,能承先啟後,致力弘揚古聖先賢之精神教化,使鸞門為方便修身之所, 能真正落實普化之道場,以促使浩然正氣與天地靈性交互昇華,帶給世人無上清明之心,同時亦達成淨化社會之目標。

 

劉生日:

       恭聆恩主一席話,相信世人定會漸漸立起標竿,促使中華道脈相繼延傳。弟子甚為惭愧,身為忠孝鸞門之門生, 對於忠孝節義之事所知甚少,實有愧對上天及恩主厚愛,但弟子心有一念,還望恩主給予成全。即「暗路明燈」一書 著成之後,恩主能常降堂來開示關於忠孝節義之經史典故,使行善同修與天下蒼生皆能實徹了悟忠孝節義之精神所在,以切確發揚鸞門聖業。

 

關帝曰:

       若以鸞門普化看來,行善道場只弘揚三分,七分有待諸生努力。以今年行善道脈看來,當著天書兩部,尤以慧筆劉生,智慧頗佳,三分神助,七分人助,是否能再承天命,端看慧筆心志也。依吾看法,慧筆上天已賜筆名,應有當仁不讓之心來發揚行善道運也。好, 今日著書至此, 吾回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