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專欄-觀原靈園-網路問事【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行善雜誌專欄

索取善書

行善雜誌201期已於109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0-03-01

行善雜誌201期已於109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蒙上眼睛的老師 正能量家族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蒙上眼睛的老師 正能量家族  在某婚宴中,一位中年男士認出他小學的教師,於是上前恭敬的說:「老師,您好!您還認得我嗎?」 老教師:「對不起、我實在記不起來。」 學生:「老師您再想想,我是當年在課室裏偷了同學手錶的那位學生。」 老師看著面前的這位學生,還是搖了搖頭說:「我真得認不出你。」 學生:「當時您叫全班同學站起來,面向牆壁,再用手帕蒙上自己的眼睛,然後您一個個搜查我們的口袋。當您從我口袋裏搜出手錶時,我想我一定會受到您的譴責和處罰,一定會遭到班上同學的鄙視,也將在我人生中烙下不能磨滅的恥辱和創傷。但是事情並不是如我想像的,您把手錶歸還給物主後,就叫我們坐會原位繼續上課。一直到我畢業離開學校那一天,偷手錶的事從來沒有被提過或被傳過。 老師,現在您應該記起我了吧。」 老師微微笑說:「我怎麼會認得你呢?為了同學之間能保持良好關係,為了不影響我對班上同學的印象,當時我也蒙上自己眼睛來搜查學生的口袋。」 學生聽了,緊緊抱著面前這位老師,師生倆就這樣彼此默默擁抱著...擁抱著。 給人容身的空間,給人轉身的臺階,這不止是慈悲和智慧,更是一個高超的境界。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爲了什麽?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
行善雜誌200期已於109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0-01-01

行善雜誌200期已於109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用快樂之水,冲淡人生苦味 一個罐子跟兩杯咖啡 用快樂之水,冲淡人生苦味  一位少婦到老中醫那裡求診,她已多日茶飯不思,夜裡無眠,身體乏力,日漸消瘦,老中醫給她把過脈,觀過舌象,便說:「妳心中太多苦惱事,體內有虛火, 並無大病。」 少婦聽了,如遇知音,於是便傾訴心中的種種煩惱。老中醫又問起她另外而一 些情况:「丈夫對妳感情如何?」 少婦臉上有了笑容,說:「很疼愛我 ,結婚十年來從未惡言相向。」 老中醫又問:「是否有孩子?」少婦 眼裡閃出光,說「一個女孩,很聰明,也 很懂事。」 老中醫又問:「種的莊稼年年都遭滅收嗎?」少婦趕忙搖頭說:「已連續三年大豐收了.......」 老中醫邊問邊寫,然後把寫滿字的兩張紙放到少婦面前。一張上面寫著她的苦惱事,另一張上面寫著她的快樂事,並對 少婦說:「這兩張紙就是治病的藥方,你 把苦惱事看得太重了,忽視了身邊的快樂 。」 說著,老中醫讓徒弟取來一盆水,一個豬膽,把膽汁滴入水盆中,那濃綠色的膽汁在水中淡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老中醫說:「膽汁入水,味則變淡,人生何不如此?不是我們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我們不善用快樂之水冲淡苦味」。 感悟:好的心態決定好的命運,人生心理灰暗,生命的顏色也會暗淡。 悲觀的情緒會逐漸成為絕望的心情, 絕望的心
行善雜誌199期已於108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11-01

行善雜誌199期已於108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由能量角度,淺談人生如戲及修行 身處紅塵,借假修真;談防小人及心魔 由能量角度,淺談人生如戲及修行*隱名氏  禪宗大師言:「心地無我自性慧」,人若太執著「我」是一種痛苦,通常人的一生受業力控制,若能行善去惡及儘量修「無我」,則命運改善,內在平靜。 有修行者言,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串聯而成〈每個當下皆閃現許多念頭〉,所謂「人生如戲」,在各個心念串聯而成的生命中,有點像早期電影放映機,是以高速將一格一格的膠片放出來,使人覺得很真實,也讓人以假當真。 就以水而言,它遇熱成蒸氣,遇冷凝結成冰,雖然水的外型改變,但實際水分子本質不變;人由出生至死,也是一連串逐漸衰老以至歸於塵土的過程,雖然外形變化,但內在靈魂未死〈也可說能量不變〉,所以,悟者知以行善積德去修返靈魂能量,同時可以改變命運。科學早已證實,任何物質皆為原小構成,若將原子再細分下去,可分為「原子、中子、電子、微粒子、波動能量」,所以萬物皆為能量波動,在肉眼所見,不動之家具或礦石等物,其實也是振動能量。 過去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所做之水結晶實驗,震驚歐美科學界,連水都感知人之「心念」善惡而有美醜之結晶,同樣的實驗,在國內亦有教小學生,對一些植物花朵連續稱讚或咒罵一星期,結果呈現被罵者加速腐臭,而被稱讚者,仍有相當新鮮度,所以,人之念力或語言是一種振動能量,而水、動植物亦皆能量構成,當然波動
行善雜誌198期已於108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9-01

行善雜誌198期已於108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玄天上帝教念佛 撿回兒子一條命 淺談福慧雙修之重要 玄天上帝教念佛 撿回兒子一條命  黃春蓮口述/賴穩丞整理 民國七十八年間(一九八九年),那時我大兒子十九歲,有一天發生車禍,急送高雄橋頭泰和醫院,經診斷,肝、肺、膀胱均破裂,大腿骨折,肋骨也斷了九根。當時手術長達十小時,脾臟全摘除,由於流血多,另外還找兩位血牛(專門賣血的人)輸血。醫生認為不可能救活了,手術前後我一直念《大悲咒》,也跪求阿彌陀佛如能讓我兒子好起來,我就吃素一輩子。那時玄天上帝叫我要把兒子轉診個高雄長庚醫院,也叫我念南無阿彌陀佛。 玄天上帝是我家鄉「明德堂」的主神(現改為「明德淨寺」,供奉三寶佛像),不定期藉扶乩為信眾處理問題,平時我一有困難都會請示玄天上帝。那次我請問玄天上帝,如何能救我兒?他要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疑惑: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佗佛?而不是誦經或拜懺,或者念其他佛菩薩、咒語?因此我不放心,連問了三次。但玄天上帝三次都堅確的回答,要我只念「南無阿彌陀佛」。 大兒子在長庚醫院加護病房住了快一個月,一個月期間我持續非常誠心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因肝發炎、胰臟也發炎,醫生本說還要再開刀,而且開刀不一定成功。但我還是繼續念佛,躺在床上,心裡也在念,突然看到粉紅色光照射進來,我知道彌陀有感應了。早上六時,醫師叫我進入加護病房,要我有心理準備,但我還是一心念佛,果然發生了不
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7-01

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脫困之道 道德 脫困之道 *張振成 不管偉人、平民,在一生當中都會遇到一些困境。如何脫困?這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人生課題。如何脫困呢?一、提升能力人之所以受困,必定是計劃不周。行事不到。例如資本不夠,坐困愁城;或是受人脅迫,感到危險。這個時候求告無門,只有靠自己提升信心、實力,才能度過難關。越王勾踐反抗吳王闔閭,以數年的時間「生聚、教訓」,最後終能打敗吳王,復興越國。二、改變觀念人所以會被困難包圍,大都因為自己守成不變;因為一成不變,所以失去先機,把自己陷於危困之中。就如一場戰爭,沒有進攻的策略,也沒有退兵的計畫,只有靠一成不變的戰術,被圍困自是意料中的事。如果此時能夠改變觀念,重新規畫,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兵法裡有說「出奇制勝」、「變換陣勢」,能夠改變觀念,才有脫困的機會。三、轉換跑道一個人以種水果為生,不是遇到颱風,就是發生蟲害,眼看即將收成的各種水果,一陣颱風過境,一次蟲害流行,一切隨風飄去,隨蟲而無。其實,人生的跑道很多,你可以改為務農也不錯,種稻、種菜都可以。你說務農不好,那麼經商也可以;你無意於經商,那就開個小型工廠吧!條條大路通羅馬,你為什麼要墨守成規,不肯轉換跑道呢?四、培養因緣有的人一生諸事不順,求職職業難找,做事事業不振,讓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艱難危困之中。這時不必怪國家社會,也不必抱怨親人朋友,要怪只怪自己「因緣」不具。所以,受困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
行善雜誌196期已於108年5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4-29

行善雜誌196期已於108年5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賣餅男孩的三世因果 *網路文章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想要建造一座寺廟,於是便四處去化緣,他坐在市集的一角念經,念了三個月也沒人理會他,後來,一個賣餅的男孩看到這情形,於心不忍,他想:「那位老和尚很可憐,我把賣餅所得的錢給他吧!」 次日,他把當天所賺的錢全部都交給了那位老和尚,鎮上的人聽聞此事後,都覺得十分慚愧,很多人想:「連一個小孩都知道發心行善積德,難道我們還比不上他嗎?」於是,大家紛紛捐款,不久便湊足了建廟的資金。 老和尚對男孩感激不盡,慈愛地對他說:「孩子,你今天發心做了一件大功德的事,將來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到寺廟來找我。」男孩點點頭,快樂地離開了。但他回店後兩手空空被老闆責罵並趕走了,從此,他便流浪街頭,以乞討為生,經常餓肚子,不幸的是,他還得了黃癬疹,後來?連眼睛也瞎了,他的生活頓時陷入了絕境,突然他想起了那位老和尚,於是他艱難地來到了寺廟,這時,老和尚已修成正果,有了各種神通,他知道男孩會來找他,於是,他吩咐所有僧侶:「明天有一位大護法會蒞臨,你們記得到開門迎接,絕對不得有半點怠慢。」 次日,所有人都做好準備,但直到晚上也不見大護法,其中一人便去問老和尚:「師父!大護法怎麼沒來?」 老和尚嚴肅地問:「難道今天沒人來過嗎?」 僧侶答:「只有一個小乞丐來,我怕他搞亂我們的迎接大禮,便給他幾個饅頭,打發他走了。」
行善雜誌195期已於108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4-07

行善雜誌195期已於108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人生有如一張畫布,每個人繪畫出各異其趣之作品,隨各人修為表達出生命不同之意境。有人看了世界知名畫家畢卡索之作品,問他;「你的畫作顏色很漂亮,但實在看不懂代表之意義?為何每張都如此貴?」他回答說;「你在樹林中聽鳥叫之聲音很美,意境很高,但你聽的懂牠們在說什麼嗎?」意味正有價值的是那行家才懂之內涵。所以「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不少在各專業有成就者,常是不怕失敗而朝著自己天賦興趣發展,一步一腳印去累積出漂亮之成績。據說,披頭四合唱團在揚名世界前,也先是窩在荷蘭一個小酒店駐唱之小合唱團;通常,人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更是關鍵。人在做有興趣之事才會產生不怕失敗之毅力,「天賦」加上「毅力」較會達到成功的境界。就連電影也一樣,不同之導演會隨其人生歷練有意境高低之作品,有部相當不錯之港片「一代宗師」,裡面對白也充滿意境,其中有句對白:「人生相遇是久別重逢」,也意味著佛家所言:「前世有因緣,今生才相見」。不論善緣、惡緣,許多事皆是緣起緣滅,人生無常才是正常,萬物都不斷在變化。所以,人要學習「活在當下」、「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多多行善去惡,正能量增加了才會使人生愈走愈順。佛家教人把失敗經驗「轉識成智」並可「借鏡練心」;通常修行得好,內心較會「平靜」,並可練「心不隨境轉」以加強生命之韌性。在五濁惡世中,提高內心之境界會看人生如一場夢幻泡影,隨各人修為而可出淤泥而不染,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