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一生弘揚佛法,但或許遭人忌,也受到不少攻擊與侮辱,他說自己都會感謝對方,因為他們不斷替自己消除業障。修忍辱確實不易,有修行者言,凡人都難免有「我執」,若自尊受傷難免會有情緒化反應;其實以心理學而言,人有情緒是正常的,若過份壓抑情緒並不健康;所以,「忍辱」之重點可能是「放下」,若受辱而即刻反擊或者懷恨在心,可能造成更大傷害。
在人性叢林中生活,各人要有實力還是很重要,不然喜歡「軟土深掘」之小人改不了欺善怕惡之個性。以史為鑑,漢朝劉邦重用韓信前,韓信只是一介平民,而路上受小流氓羞辱,但他「審時度勢」以忍胯下之辱而度過難關,並在日後有機會發展才華,成為替劉邦打天下之重臣。
南非總統曼德拉年輕時曾因為替黑人同胞向白人政權抗爭而被關二十年。在一九九一年出獄後選上總統,在就職典禮上以親切態度對待其邀請之三位白人獄卒(曾長期無情虐待他);他說:「當我走出囚室獲得自由後,我知道自己若仍將怨恨擺在心中,那等於我仍在獄中。」,佛法教人「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很重要但也並不簡單,修行在心,心靈之解脫及自在是一種境界。
在人生之旅難免有酸甜苦辣之經驗,若能「轉識成智」將不好或好之各種歷程可轉化成智慧。通常,有了智慧才可替生命做正確之抉擇,所謂「方向比努力重要」,如果努力之方向錯誤那會離成功更遠。
人一定要發掘自己之天賦(但在這寶島錯誤之教育制度,使不少年輕人不了解自己天份興趣,甚至因分數掛帥而放棄了自己)。西方心理專家說「每一個人都是天才,但一定要擺對位置。」人若發揮出自己之長處,在團體中更有亮點,別人也較不敢欺負。畢竟,在都市叢林中,小人無所不在。
筆者認同無形界力量對人影響力很大,正如南部知名之常律法師強調之「人行善,善鬼神隨之;人行惡,惡鬼神隨之。」
一個覺悟行善去惡者,會得到無形界之保佑,在人生之旅較易成功並且受羞辱機會亦較少。在功利現實之人世間,通常國與國之間講的是實力,其實,在社會上也是如此;人若信因果,好好去修福修慧,冥冥之中會得上天保佑而建立起自己之實力,正如坊間一本很棒之善書《最大的銀行:探索生命黑箱》,各人都有一個黑箱,每天隨人行善行惡而儲存或消耗正能量,人多行善去惡,知福惜福再造福,那黑箱內正能量(或功德簿之善念善行),會助人有富貴之命運,那麼平日受小人羞辱之機會應該少很多,總之,人生修行很重要。
由人生因果談學習付出 *沈行雲
人都想擁有,希望都能順心如意,若能如此是最好。但事實上,一切的好壞,都循著因果法則,如同農夫,有春耕才有秋收。同樣的,若沒有善的因,雖用盡心計,依然不能得成;縱然如願,也是短暫的擁有,種下惡因,將來還是要償還,所以對因果法則,要重視。
俗話說:「天公疼憨人」,這個憨,不是傻、弱智,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名利、回報 。以世俗來講,付出沒有酬勞、代價,能無怨無悔!「天」是指因果法則,一般人發心求名、求利,是把發心的功德轉成名利,若不求這些,所感招的果報,自然殊勝,如身體健康、家庭和諧、往生善處…。
網路摘錄:有空就見見,不要告別式見。小陳的一個事業有成退休的扶輪社社友生病了,小陳去探望他。到了醫院,那個長輩身邊沒有半個親人相伴,只有一個女看護看著電視。那個前輩惺忪的睜開雙眼,看到小陳,緊緊握住他的手,輕喚他。在聊天的過程中,頗有感觸,流下眼淚。
前輩告訴小陳 :「我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為了家人在打拼,努力工作賺錢,也曾經以工作當成藉口,花天酒地。等到我老了回頭想,其實那時候,都是為了自己!為了面子、為了尊嚴、為了享受、為了爽!小孩子的學校活動,我沒參加過;反而帶著酒店小姐去環遊世……他們的寒暑假、假日多半都是他們的母親去安排。小孩子來找我聊天問問題,我心裡頭嫌煩,多半只是應付應付,久了,他們也不來煩我。如今,我很想有人陪我講話,但他們都各有自己的事情在忙,就像我過去敷衍他們的方式回應我。
我隔壁床的老人,前兩天死在病床上,我回頭想想我的一生,說真的有點不甘願!我老婆在年輕貌美的時候,我沒有珍惜她、陪伴她、跟她到處去玩,這兩年她比我先走,我才明白自己有多愛她。我玩遍臺灣的大酒家,內心還是很空虛。我家裡一堆古董字畫,現在不知道那些東西能幹嘛?我的牆上掛滿了跟大老闆的合照,如今呢?還是橋歸橋、路歸路。還有一張我跟兩百多斤旗魚的合照,我多希望那張是全家福!
我的父母親在我奮鬥人生的時候,走了!我老婆在我想要享受人生的時候,走了!我的小孩在我生病的時候,幫我請了看護,偶爾來看我……我看到你,實在覺得很溫暖!我記得我退休的時候,跟一個鬥了一輩子敵對派系的對手說 :「我們告別式見!」 我現在多麼希望當時是跟他說:「有空來泡茶!」
你才五十出頭,還年輕,趁還可以的時候,多付出一點!你給別人多少時間,未來人家才可能會給你多少時間!你對人付出多少關心,未來才有人會給你多少關心!不要像我今天,看起來很風光,住明水路,開賓士,一切不僅無法重頭來過,我心愛的人都已經遠去、不在身邊!…」
小陳想起自己的小孩,整天要自己一起去寫生、爬山,老婆整天要自己陪著回娘家走走看看,原來那些覺得無奈又累的事情,竟是扶輪社前輩所求不得的珍寶!
「我們告別式見」……真是一句玩笑話嗎?多少人現實中不正是只有在「告別式」才會團聚或碰面嗎?不只是家人,朋友也是一樣:有空就見見,不要告別式見!人能相逢,都是過去結緣而來,不管滿不滿意,都要面對,因為是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力,所以想改善周遭的一切,當從自心做起!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明一切的善惡,都是從自心而生。心生善,則善緣生起,心生惡,則惡緣生出。如鏡中像,隨緣現物,鏡子本身不做分別。我們眾生感招的善惡,也是如此。常聽說要「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絕不是一句口號,因運用善法,能令人生的命改善,乃至更好!若不知真理,不能從善,命不能改,又會增長惡業。因此要相信因果,一切猶如空谷回音,善惡終會回歸自己。
『轉載自:真光淨土』
人生,沒有來日方長,只有世事無常。
不要把該做的和想做的事情,留給無法預知的未來。
珍惜眼前,把握當下,才是這一生最重要的事。
一串念珠的啟示
有間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七個弟子知道。七個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料有一天,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老住持問了七個弟子:「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搖搖頭!
七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說:「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但又過去了七天,還是沒人承認。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們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六個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舒了口氣,乾乾淨淨地走了,只有一個弟子留下來。
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念珠呢?」
弟子說:「我沒拿。」
老住持說:「那為何你要背個偷竊之名?」
弟子說:「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脫。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
聽弟子說完,老住持笑了,從懷裡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說:「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就是佛法啊。」
一個豐富的生命,需要具備兩個重要的元素,慈悲和智慧,慈悲是心的溫度,智慧是心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