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 虛 受 益 謙虛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也是固有的優良傳統。<菜根譚>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意即自古以來建立功業者,全是謙虛圓融的人士,凡是執拗固執、驕傲自滿的人,往往與成功無緣。 謙虛對一個人而言有兩大益處,一是謙虛使人進步,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論是如何聰明博學,他的知識與人類整體知識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二是擁有寬闊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凡才識越高的人,越是了解此理,心胸開闊,越能成就大事業。 因為,一個人只要稍有成就,耳朵就不靈光,眼睛也模糊了,連路也不會走了,而且會開始自我膨脹。例如寫了兩篇文章,就成為作家,拍了兩部電影,即成電影明星,服務公職兩年,就成了人民救星,到國外唸書兩年,即自稱專家學者,這些都是明顯的抬高自己,不切實際。 可知,謙受益,滿招損。當自己以為什麼都是最頂尖時,其實就是最不足的時候。我們應活到老學到老,因為生也有涯而知卻是無涯的。
快樂之道 *何權峰 ※事實上,真正快樂的人,即使一無所有仍是快樂的。 我問一個學生:「你快樂嗎?」 他說:「等通過國考,我就會。」 通過國考後,我再次問:「你快樂嗎?」 他說:「再給我幾年時間,等我有自己的房子,我就會快樂。」 「其實你並不想快樂,」我告訴他:「因為每一天都是你的生命,為什麼現在不快樂,要等幾年或擁有房子以後?」 人的悲哀就是這種「想贏得什麼來得到快樂,卻輸掉快樂」。你衣食無缺,身體健全,你現在就可以快樂,但是你有一個條件說要得到某些東西,要變成帥哥美女、要有一台手機、腳踏車,你說:「到那時候,我就快樂。」那如果一直沒得到呢?是不是一直都不快樂? 事實上,真正快樂的人,即使一無所有仍是快樂的。你見過小嬰兒毫無理由地就很快樂嗎?他們沒名牌服飾、沒吃大餐、沒手機電玩,卻笑逐顏開。 到一些落後國家時,我不斷看見一些人,他們充其量只能算比饑餓稍微好一點,可是卻活得很喜悅。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歡笑,並慶幸擁有的一切。在醫院我也看到許多身患重症,四肢不全的人微笑面對生命。反觀那些物質充裕,四肢健全的人,卻時常愁眉不展,抱怨連連。為什麼? 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以致遺忘了自己原本就是快樂的。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要怎麼做才能快樂?
「心隨境轉」是指失去自己的主宰,老是被環境的動態所影響。 如果我們的心是被環境牽動著的,一旦大環境怎麼動,我們也會怎麼動;不管出現了什麼風氣,馬上跟著變化,就成了水面的浮萍,隨著波浪載浮載沉,這是非常痛苦、不安定的。 要做到「心不隨境轉」已經不容易,如果能讓「境隨心轉」,那就更是不簡單了。例如,當大家都說:「時局不好,趕快逃吧!」但我沒有立刻盲目地跟隨大家逃跑,這就是「心不隨境轉」;更進一步,當看到我不逃,還表現得那麼自在、安定,可能就會相信我很可靠,而產生信心,也不逃了;如果我們能漸漸影響更多人也都不逃走了,這就是「境隨心轉」。 所以,環境的安定與否,就取決於我們的心念是否安定。
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心隨境轉」是指失去自己的主宰,老是被環境的動態所影響。 如果我們的心是被環境牽動著的,一旦大環境怎麼動,我們也會怎麼動;不管出現了什麼風氣,馬上跟著變化,就成了水面的浮萍,隨著波浪載浮載沉,這是非常痛苦、不安定的。 要做到「心不隨境轉」已經不容易,如果能讓「境隨心轉」,那就更是不簡單了。例如,當大家都說:「時局不好,趕快逃吧!」但我沒有立刻盲目地跟隨大家逃跑,這就是「心不隨境轉」;更進一步,當看到我不逃,還表現得那麼自在、安定,可能就會相信我很可靠,而產生信心,也不逃了;如果我們能漸漸影響更多人也都不逃走了,這就是「境隨心轉」。 所以,環境的安定與否,就取決於我們的心念是否安定。
讓心歸零 人生不易,不要笑話別人,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 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於笑已,尊重別人的就是尊重自己,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誰的人生十全十美,誰的生活沒有薄涼,誰敢保證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做人要真誠、謙和,善待別人,溫暖自己。人,是活給自己看的,別奢望人人都懂你,別要求事事都如意。 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沒人心疼,也要堅強;沒人鼓掌,也要飛翔;沒人欣賞,也要芬芳。 生活,沒有模板,只需心燈一盞,煩時,找找樂,別丟了幸福;忙時,偷偷閑,別丟了健康;累時,停停手,別丟了快樂。 緣分,不是偶然,要心向心;朋友,不是隨興,要誠對誠;感情,不是兒戲,要惜對惜。 相識,不是新鮮,要真對真;懂得,不是隨便,要忠對忠,真情本無語,盡在珍惜,盡在真心。 歲月若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如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之中,就是一顆心,人呀!你再優秀,也得碰上識貨的,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 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變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 一些人,交了很久,卻感覺不到真誠,那就選擇離開,一種活法,堅持了很久,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就選擇
尋找快樂的泉源 尋找快樂的泉源,好好計畫安排生活,為自己找個心靈驛站,無論是轉換心情,亦或是補充能量,休息一下,人生會更幸福!那麼快樂何處尋?一、閱讀好書: 每天讀個十五分鐘,讓閱讀成為習慣,長期累積下來,可以汲取知識、悠遊世界、看盡人間風景;周末假日時間較寬裕,不妨挑部電影細細觀賞。偶爾可以脫離一下常軌,來點「冒險」,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或是電影,給自己不同的觀點與視野。二、親近自然: 台灣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四周環境繞著海洋,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百座,鄰近都市的郊山更是不計其數;春賞櫻花、夏聽知了、秋觀山色、冬看候鳥,隨著不同的季節,各有不同的樂趣。有時也不必千里迢迢、舟車勞頓,只要打開您的感官,即使是小公園、人行道,都有新發現。三、文化藝術: 美的事物人人喜歡,藝術作品即是如此;有時我們雖然無法成為藝術家,但可以做一個好的「鑑賞家」,畫冊、作品集、展覽,都可以學習品賞玩味。音樂,是世界共同的語言,透過音符即能傳達出各種情感,有時聽場音樂會,或是在家中找個舒服的角落,放首喜愛的樂曲,閉上眼睛、放下俗事,讓心靈隨著旋律飛揚。 時間,有如金錢,能省則省,該花則花;善用時間就是省,花在飽滿精神上的豐美與愉悅,讓人生更快樂幸福,就不浪費。快樂的泉源無處不在,出發尋找吧!
有錢人及無錢人 沈子鈞 筆者有認識些有錢及無錢之友人,其中有位白手起家之同學看了我送他之因果善書後,每月布施約50萬,目前財力更為雄厚;他感覺商場中同樣在努力,但有約80%是以失敗收場,所以,努力固然重要,但多積陰德及布施修福也是很重大之影響力,因功德及福德是吸引好運之磁場。 有一個窮神和富神鬥法之故事,富神告訴窮神說祂可以讓世上任何人致富,窮神不屑的說:「你將他致富的,我可將他變窮。」 結果半夜富神將許多金元寶丟到人間一個貧戶中,這窮人半夢半醒間突然聽到噗噗聲音,起床一看,不得了滿地都是癩蛤蟆,一氣之下撿起來全丟到隔壁大富人家院子,因他早就妒恨隔壁鄰居這麼富有;第二天早上富翁起床,推窗一看,見到滿院子金元寶。 這故事重點是告訴人,有福者他有種磁力可吸引到好是,無福者會推掉好機會,但最重要之點是有錢人和無錢人之「眼力」是不同的,眼力就是「思考模式」。 通常富者將錢滾錢,他的支出是收入減去定存等投資金額,剩下者為支出;但一般人常是將收入減去支出,剩下者才儲蓄。當然,以目前海島之經濟不振,年輕人收入普遍偏低下,似乎再談投資也有困難性(大原則還是勿將可賺錢之對象推走)。 宇宙是個大磁場,人與人間似不知不覺也物以類聚,好像貧富各有不同交往階層,但做人宜自然真誠不必太勢利,因生命中貴人極可能潛藏在不同階層。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曾鼓勵年輕人該對人生有些